藍橋典故有兩個版本:
其一:傳說裴航為唐長慶間秀才,游鄂渚,夢得詩:"一飲瓊漿百感生,玄霜搗盡見雲英。藍橋便是神仙宮,何必崎嶇上玉清。"買舟還都。後路過藍橋驛,遇見一織麻老嫗,航渴甚求飲,嫗呼女子雲英捧一甌水漿飲之,甘如玉液。航見雲英姿容絕世,因謂欲娶此女,嫗告:“昨有神仙與藥一刀圭,須玉杵臼搗之。欲娶雲英,須以玉杵臼為聘,為搗藥百日乃可。”
後來裴航終於找到月宮中玉兔用的玉杵臼,娶了雲英,夫妻雙雙入玉峰,成仙而去。後人就用藍田仙窟代指月宮。
其二:另一版本:
《莊子》中一個哀怨淒婉的愛情故事。說的是一個叫尾生的癡心漢子和心愛的姑娘約會在橋下,可心上人遲遲沒來赴約,不幸的是大水卻漲上來了,這個癡情漢為了信守諾言堅持不肯離去,最後竟然抱橋柱溺亡。據說,他們約定的地點叫藍橋。尾生所抱的樑柱,也和他一道成為守信的標誌。
據《西安府志》記載,這座橋在陝西藍田縣的蘭峪水上,稱為“藍橋”。從此之後,人們把相愛的男女一方失約,而另一方殉情叫做“魂斷藍橋”。
詩云:
亦存抱柱心,洪波耐今古。
莫從橋下過,恐憶少年侶。
藍橋典故網址:
http://baike.baidu.com/view/89165.htm
蘇軾亦留詞:
【南歌子】/ 蘇軾
雨暗初疑夜,風回便報晴。
淡雲斜照著山明,細草軟沙溪路馬蹄輕。
卯酒醒還困,仙村夢不成。
藍橋何處覓雲英?
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。
评论